济南英雄山早市,2个20岁青年卖拉面和瓜子,30年做出2个知名品牌
文|龙溪
来源|商业传奇
很多老济南人,应该还记得,英雄山下面,曾有一个早市,当年曾相当热闹,充满烟火气,1990年中期,随着济南实行退路进厅,消失了。
当年,很多人曾在英雄山早市摆摊。可能很多人想不到,如今两个人们时常可见的大名鼎鼎的品牌,就是从当年的英雄山早市的小摊发展而来的。 两位创始人,当年都是不到20岁的小青年。
先让悬念飞一会儿,大家猜猜是哪两个品牌?
英雄山早市兴起于1980年代初,位于英雄山下几百亩的树林空地上,最初只开星期天的大半天,卖一些古玩字画、花鸟虫鱼猫狗龟兔、小百货商品等,后来小摊越来越多,用的玩的吃的应有尽有。前来逛早市的人越来越多,逐渐改成每天早上都开市,经营时间也刚开始的10点前收摊,后来持续到3点。到了1980年末,影响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了,被称为最大的马路市场。
1994年,济南实行退路进厅,英雄山早市被撤销,后来附近逐渐发展起了英雄山文化市场、 新世界商城,以及中华名优小吃城。
1989年,一个小罗亮的济南小伙,托关系,在一个卖蜂蜜的摊位旁挤出几个平方,开了一家小吃摊, 打出一横幅,上面一行写着“亮亮小吃店”,下面写着“兰州拉面”,每碗拉面卖8毛钱。
这家小摊就是如今亮亮拉面的前身。
但这不是亮亮拉面的第一次亮相。
罗亮初中毕业后,在父亲和二大爷的建议下,到兰州学习做拉面,回到济南后,由于用山东本地的老黄牛,做不出兰州牛肉面的味道——当地用牦牛熬制汤,就和父亲经过无数次试验,发明了用猪肘熬制汤的做法,做出了别致的猪肘汤面。
1987年底,刚满16岁的罗亮,在西市场附近开了一家小店。但1年多后,由房东要收回房子,他面临无处可去。
这时候,一个经常到他的小店吃面条的老顾客,得知消息后,想帮帮他,就托同学关系,帮罗亮在英雄山早市挤出一个地方。
没想到,罗亮在这里做出了名堂。
由于猪肘汤面的汤是清的,面是白的,和山东人喜欢放酱不同,刚开始生意并不好,当时济南卖拉面的很少,很多人看现场拉面,觉得很新奇,就来围观,经常案板前围满了人。罗亮一边表演,一边讲解,逐渐有人抱着尝尝的心理,买了他的拉面。
罗亮的小面摊逐渐红火起业,逐渐从每天卖几十碗卖到二三百碗,再到四五百碗,小摊前经常排起长队,成为市场上的名吃,甚至影响扩大的整个济南市。大家逐渐把他的小店简称为“亮亮拉面”,后来他索性将名字改为亮亮拉面。
很多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吃亮亮拉面,就是从树林下的英雄山早市开始的,很多人一家三代吃罗亮做的面,还人谈恋爱时就在亮亮拉面开始约会的,如今孙子都有了。
1994年英雄山早市取缔后,由于附近改造,亮亮拉面曾短暂离开这里,在西市场附近开了一家店,英雄山市场改造完成后,他又回到英难山附近,20多年换了几个店址,如今仍在英雄山的中华名优小吃城有一家店。
如今,亮亮拉面开有5家店,已经成为济南名吃,还带动了猪肉拉面这个新品类的发展。
992年,不到20岁的河北沧州青年薛兴柱,也来到英雄山早市,他支起一个炒瓜子的小摊,开始炒瓜子卖。
他14岁就辍学投奔在济南的父亲,父亲看他不爱说话,想试试他行不行,给他买了2000斤枣,在民族大街卖,结果他一个星期就卖完了,后来薛兴柱逐渐跟着父亲、哥哥开始卖粮食。
他卖粮食的集市,有一个卖瓜子的小摊, 薛兴柱先是晚上去帮筛瓜子,逐渐又学会了炒瓜子,1992年的时候,他就到英雄山早市,在一个卖地瓜子的小摊旁边炒瓜子卖。由于原料都选择最好的,味道也好,生意慢慢火了起来。
英雄山早市场取消后,他在多个地方炒瓜子,2002年,在二七新村开了第一家店,名字为薛记炒货。没错,就是现在济南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薛记炒货店。
后来,他逐渐从炒瓜子扩大到其他很多品类。2021年,薛记炒货的扩张堪称疯狂,短短1年里,店面数量从100多家增长到400多家。如今薛记炒货在济南有200多家店,山东其他很多地方也开有店内,甚至在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也开有门店。
今年3月,他还在老家河北遵化,投资3.5亿元,建设薛记炒货北方仓储加工生产基地。
2位当年不到20岁的青年,靠卖拉面、炒瓜子起家,谁能想,30年后,打造出济南知名的两个品牌,堪称传奇。罗亮和薛兴柱,也成为当年英雄山早市走出的最成功的两人。
英雄山早市还走出哪些牛人或名吃、名品?